description

當前位置: 首頁  > 學生工作  > 日常管理 正文

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學生開展寒假社會實踐活動

  • 作者:
  • 攝影:
  • 發布時間:2023-02-23 14:18:49
  • 來源:

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,引導青年大學生深入了解中華民族發展史,我校開展了“尋訪家鄉的傳統文化,探尋中華民族發展史”2022—2023學年寒假主題社會實踐活動,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由屈佩斯老師帶隊的“青馬在線”2022—2023學年學員、第11期“青馬工程”培訓班成員等共計222人參加了本次社會實踐。

遊湘鄉之地,探金洲之美。電信2201班劉雄,實地考察家鄉甯鄉市金洲,通過調查得出,甯鄉有着當地的飲食文化,有着非常濃厚的鄉土人情。在飲食待客方面注重情與禮,有許多美食與當地的人文地理息息相關,“烏雲蓋白雪,脖戴銀項圈,絲頸葫蘆肚,耳薄體毛稀”,這是甯鄉特産花豬的傳神寫照。其次,當地主人家待客多用芝麻,豆子,姜茶,這體現了甯鄉人民熱情好客的品質。服飾方面,金洲居民平時雖然主要穿休閑裝,但是文化之根永遠不會變。結婚的喜袍,喪事的道袍,喜慶的旗袍以及各民族服飾,這都是深種在金洲人民,中國人民心底的文化。

訪白牆黛瓦,覓精神文脈。自動化2105班劉煜焘,前往常德市武陵區的詩牆文化公園,從武陵閣進入詩牆文化公園,園中詩牆上武陵閣,春申閣,排雲閣,漁夫閣四大樓閣聳立,它們既是防洪閘口,又是古城的文化底蘊。常德詩牆荟萃了中國當代名家詩詞、書法、美術精品镌刻于一牆,他了解到常德詩牆不僅是常德人民的文化支柱,也是這座城市的文化底蘊,詩牆從最開始的單純防洪工程慢慢轉變成了常德市人民的精神支柱。

探訪名人居,了解名人迹。電信2101班聶宇雄走進胡林翼和周立波故居,并參加了胡林翼墓地祭掃活動,通過在周立波和胡林翼故居的遊曆,他了解到了兩位為百姓做出的巨大貢獻,并以自身銘記激勵後人不斷繼續向前奮鬥,他知道要學會從實踐中學習,從學習中實踐,讓自己在社會實踐中開拓視野,增長才幹,明确了我們青年學生的成才之路與肩負的曆史使命。

讀曆史之書,感梁平文化。電氣2003班方帥與“都梁文化”社會實踐隊前往重慶市梁平區文化曆史博物館,學習“都梁”曆史。觀今宜鑒古,無古不成今,展廳中“古邑梁山”、“萬石耕春”、“古寨驿道”、“禅宗祖庭”、“烈火丹心”和“梁平名人”的博物大小不一,形态各異,但無不積蘊着時光,承載着文化,在靜靜地講述一段段珍貴的梁平曆史,傳遞着對一方文明發展的生動釋義。

走近民間藝人,領略人民智慧。機器人2202班徐越前往沙坪湘繡産業園,開啟了為期一周的社會實踐,湘繡是中國四大名繡之一,他聆聽了館長對湘繡的介紹,觀摩了繡女們配色、看線、選線穿針和斷線等環節,了解了湘繡的刺繡過程,在老師的指導下,他也開始了實踐,在一天的時間,他完成了自己的繡品,他說一絲一縷、一針一線都在考驗着繡品藝人的耐心和細心,繡品折射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,繡女向我們傳達了一種質樸、堅毅的人格力量。

青春華章,共迎未來。學院這些積極參與社會實踐的同學們,從飲食和服飾裡探究中華民族的“精、美、情、禮”,在白牆黛瓦間探尋中國曆史文脈,在時光通道裡追溯中華民族淵源,行路于廣袤大地踐行青年使命,思悟于實踐之中貢獻青春力量。今後,電氣學子們将繼續厚植家國情懷,與時代同呼吸,與祖國共命運,讓青春之花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絢麗綻放。

(審核:黃望軍 李延平 龐潔麗)